探寻历史文脉,赓续文明之光|体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四)
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济”关系的思考,进一步了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寒假“文脉守护”社会实践队前往泉州市舶司遗址参观学习。
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记载:“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而刺桐港的所在地——泉州,海外交通和港口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唐代已呈现初兴景象,宋元迎来鼎盛时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历史上持续400年繁荣的国际大港。

泉州市舶司遗址石碑

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
1月28日,实践队一行来到了泉州市舶司遗址,通过实地考察探寻泉州非凡的海外交通史。
泉州市舶司是我国仅存的古海关遗址,它设置于1087年,是专门掌管涉外船舶、贸易及其征税和接待使者的机构,是我国古代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促进古代中国的海外贸易,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了重大历史作用。市舶司的基本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海关。

泉州市舶司遗址全貌
“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走进市舶司,实践队一行穿梭在深邃的石板巷子;门口伫立的石碑与水仙宫内的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文字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泉州市舶司的昔日风采。泉州的兴盛从这里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遍了世界。古时,各国商人登上泉州港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就是“泉州市舶司”,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在此经商、生活、传播宗教;时光流转,市舶司遗址看尽泉州海外交通的辉煌,见证着刺桐城的开放与包容。